by 薛铁林
是一档以营销为主题的杂谈节目。探讨营销领域的两元论,善与恶,对与错,成功与失败。两元与四项,四项有8讲,林林总总,各抒己见。可以四人也可以单聊,也可以两人,也可以请外面的人聊
Language
🇨🇳
Publishing Since
5/11/2024
Email Addresses
1 available
Phone Numbers
0 available
April 30, 2025
<p>本期节目深入探讨了安踏品牌的崛起与转型,尤其是其收购狼爪、始祖鸟等高端品牌的策略。嘉宾们分享了安踏如何通过精准市场定位与高效并购,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国际化发展。节目中提到,安踏不仅在运动品牌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通过收购提升了整体市场竞争力。听众将了解到,安踏的成功不仅关乎品牌本身,更在于其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p><p><strong>【联系我们】</strong>绿泡泡:xuetielin(注明:胡讲八讲。进入听友群)</p><figure><img src="https://image.xyzcdn.net/FvNLkLsQeN8egTK6nZcVc9uXWTvr.png"/></figure><p><strong>【时间线】</strong></p><p>00:02:01:安踏的海外并购之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探索<br>00:05:20:安踏:中国户外品牌的领导者与高端化之路<br>00:10:40:安踏品牌:利润率贡献最高,高端品牌影响力显著<br>00:15:56:重新定义品牌高端与低端:安踏收购费勒的启示<br>00:21:21:从低端到高端:欧莱雅的成功之道与安踏的营销之道的思考<br>00:26:41:安踏集团的战略调整:收购狼爪品牌提升中高端市场地位<br>00:32:04:户外品牌探析:安踏面临的挑战与机遇<br>00:37:24:国内品牌与海外品牌的对比:为何海淘更具吸引力?<br>00:42:45:高端运动品牌的价值:客户需求与圈子文化的重要性<br>00:48:05:狼爪未来包装打法:户外装备研究与选择的精彩之旅!<br>00:53:25:户外品牌营销之道:始祖鸟的创新策略与结果导向<br>00:58:45:品牌差异解析:星巴克、MANGLES、蓝瓶子和始祖鸟的魅力</p><p><strong>【摘要】</strong></p><p><strong>安踏的国际品牌之路与并购策略</strong><br>主要讨论了安踏公司的最新动态。安踏公司近年来在体育用品领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大品牌。安踏的并购策略也值得很多企业学习,例如收购了Jack Wolf Skin后,安踏在欧洲和全球的高端品牌布局更加深入。安踏还收购了一些高端时尚运动品牌,如Fila和Dunlop,使得公司的业务发展更加多元化。安踏的设计师团队也得到了重视,他们的设计理念使得安踏的产品更具时尚性和新颖性。总之,安踏公司是一家非常厉害的企业,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自豪。<br> <br> <strong>始祖鸟品牌价值与安踏发展战略</strong><br>这段内容讲述了讲者在上海浦东的一家始祖鸟专卖店的经历,以及他对安踏公司的看法。讲者小时候认为安踏是一个国内品牌,后来了解到安踏收购了迪桑特和萨洛蒙等高端品牌,开始对安踏产生了质疑。但后来了解到安踏在收购这些品牌后,仍然保留了各自的理念和精神,并且在19年后实现了盈利。讲者认为安踏的成功得益于其高端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其在包装品牌和打造品牌方面的传统方法。<br> <br> <strong>品牌定位与代言人选择策略</strong><br>讨论了迪桑特品牌在东北地区的精准定位,以及品牌打造过程中的代言人选择。迪桑特在东北地区有很高的认可度,其品牌形象与东北男人的阳刚之气相符。在品牌打造过程中,迪桑特会邀请当红明星代言,如刘雯、张涵予等,以吸引不同消费群体。此外,迪桑特还通过收购飞乐等品牌,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地位。<br> <br> <strong>MBTI品牌定位与市场定位的探索</strong><br>讨论了MBTI品牌的高端和低端问题。讲者认为MBTI是一套新型的星座五行,没有所谓的低端和高端之分。他提到自己曾在一家美国广告公司入职时填写过MBTI测试题,并认为MBTI是一个有趣的测试工具。讲者还提到了MBTI官方的态度,他们认为MBTI在市场上具有娱乐化和普遍化的特点,而不是高端化。最后,讲者通过对比安踏和欧莱雅的品牌定位,认为安踏处于中间地位,而欧莱雅通过收购高端品牌,提升了自身地位。<br> <br> <strong>安踏品牌选择与营销的双面性</strong><br>这段内容讲述了讲者购买安踏二公子品牌衣服的经历,虽然价格不便宜,但讲者认为性价比很高。讲者提到安踏旗下有很多高端品牌,但自己买不起。现在讲者更注重时尚属性,认为穿鸟是因为它的logo和时尚感。讲者还提到了安踏收购狼爪的经历,认为狼爪最初是一个科技公司,以防水透气的技术为特点,性价比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狼爪的品牌印象逐渐减弱,社会舆论和媒体影响越来越大。<br> <br> <strong>安踏布局与狼爪收购的考量</strong><br>认为安踏收购狼爪是一个很好的布局,原因有两部分:一是整合国内中低端市场,因为国内户外市场火爆,消费者需要一个替代品牌;二是结合关税问题,收购德国品牌狼爪可以帮助安踏开拓德国市场,同时在国内生产销售,避免关税。此外,狼爪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有底层印象,虽然价格偏低,但营销渠道管控不佳,导致销量逐渐下滑。因此,整合狼爪对于安踏来说是一个向上的突破点。<br> <br> <strong>安踏品牌重塑与市场策略分析</strong><br>认为安踏在品牌重塑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在细分赛道方面。中国服装市场的消费模式和销售渠道多样,安踏只要做好价格管控,关注线上和线下销售,问题就不会很大。同时,面对消费降级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安踏需要更加明确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市场渠道,成为一个营销和策略出策略的公司。未来,安踏需要更加认真地讲述户外品牌的发展方向。<br> <br> <strong>品牌定位与产品选择的心路历程</strong><br>这段内容讲述了讲者购买鸟牌服装的经历和感悟。讲者最初购买鸟牌服装是为了户外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变为追求品牌属性和时尚感。讲者认为鸟牌服装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具有透气、防晒、柔软等特点,适合日常城市通勤穿着。然而,国内鸟牌服装价格较高,讲者更倾向于海淘或代购。此外,讲者还提到了其他品牌如哥伦比亚、始祖鸟等,认为在细分领域,各品牌之间并没有太大差距。讲者认为安踏在品牌定位的宣传上还有待加强,但在业内却能区分清楚各个品牌。<br> <br> <strong>越野跑鞋选择与高端定位</strong><br>主要讨论了越野跑鞋的选择和使用。讲者认为,很多人在越野跑时不会选择始祖鸟等高端品牌,而是选择更适合崎岖山路的鞋子。在细分领域,如攀登雪山等极端环境,高端品牌的鞋子更受欢迎,因为它们具有更高的用料、剪裁、耐操度和耐用度。此外,顶级赞助商通常会选择高端品牌来赞助越野跑赛事,因为这些品牌在越野跑爱好者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总之,在选择越野跑鞋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合适的品牌和型号。<br> <br> <strong>品牌价值与价格调整的考量</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品牌定价与市场需求的关系。以石头鸟为例,虽然它的价格相对较高,但提供了更好的品牌价值。然而,随着市场变化,石头鸟的价格可能会降低。同时,品牌需要平衡老用户粉丝的需求和新型市场粉丝的需求。此外,还提到了狼爪品牌的发展变化,以及如何在城市通勤和户外活动中选择合适的装备。总之,品牌需要不断研究,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br> <br> <strong>品牌定位与市场策略的深度解析</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对于不同品牌的看法和消费观念。讲者认为,虽然狼爪和始祖鸟都是品牌,但在他看来区别不大,购买时更多考虑价格因素。而始祖鸟在定位高端市场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举办山地课堂、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同时,始祖鸟还选择在高端商场开设门店,坚持BBL原则,即更好的形象、更大的面积和更低的楼层,以吸引高端消费者。<br> <br> <strong>品牌策略与市场拓展的深度解析</strong><br>主要讨论了奢侈品牌和大品牌的市场策略,如统一形象、开设门店、合作潮流品牌等。同时,提到了始祖鸟品牌在2021年5月份在抖音平台上发布测评视频,以及与其他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款等营销手段。此外,还提到了始祖鸟品牌在四姑娘山开设目的地门店等创新举措。总之,这些策略和方法都有助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br> <br> <strong>始祖鸟品牌的高端定位与市场策略</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始祖鸟品牌的发展历程和策略。始祖鸟最初以攀岩起家,现在已经成为高端运动品牌。虽然与其他品牌没有太大差别,但通过无限接近高端品牌,如爱马仕,来提升自身形象。同时,始祖鸟也在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自己,通过开设实体店和线上聊天群等方式。最后,提到节目即将迎来一周年,希望大家多留言提建议,共同分享营销经验。</p>
April 27, 2025
<p>在这一期的播客中,主持人深入探讨了戴森与国产家电的竞争,分享了个人使用体验和市场观察。从价格到性能,主持人比较了戴森高端产品与华强北低价替代品之间的差异,发现两者在使用效果上并没有显著区别。讨论中提到,随着科技的普及和创新,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开始崭露头角,挑战戴森的市场地位。最后,主持人呼吁听众参与一周年活动,分享他们想讨论的话题,增强互动与交流。</p><p><strong>【时间线】</strong></p><p>00:02:02:互动话题:探讨戴森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差异与消费者认知!</p><p>00:05:21:戴森吸尘器与国内品牌的竞争:技术含量与创新的比较</p><p>00:10:44:科技创新与价格优势:分析苏泊尔、戴森和莱芬的产品特点</p><p>00:16:05:超越戴森:徕芬品牌在性能和价格之间的完美平衡</p><p>00:21:27:用户体验痛点分析:戴森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之道</p><p>00:26:49:国产电器崛起!莱芬挑战戴森,中国品牌闪耀世界!</p><p>00:32:13:国内品牌崛起:解决戴森吸尘器垃圾筐问题!</p><p>00:37:35:中国与欧洲的消费观念差异:房价、家电和迭代速度的影响。</p><p>00:42:57:企业发展的选择:主动还是被迫?——品牌出海的思考</p><p>00:48:19:高端不是高价的壁垒:解析戴森事件与中国消费者的行为习惯</p><p>00:53:40:奢侈品与性价比:消费者心理的天平是如何倾斜的?</p><p>00:59:04:你是什么样的服务提供者?——探索高端与低端服务的差异</p><p><strong>【摘要】</strong></p><p><strong>戴森产品价值与价格争议</strong><br>讨论了戴森品牌的产品,包括吹风机、吸尘器等。讲者认为戴森产品价格昂贵,但品质与华强北的99元产品相差不大。讲者提到自己的使用体验,觉得戴森产品的价格与品质不成正比。同时,讲者还提到了国产替代品的出现,如戴森电池的国产替代,价格相对便宜。最后,讲者认为戴森产品与国内品牌的竞争感觉有点像中美之间的竞争。<br><br><strong>科技创新与产品竞争力的关系</strong><br>讨论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当一个产品在技术上达到一定水平时,其竞争力会很强,但如果创新不足,很快就会被国内竞争对手抄袭。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除了考虑价格和实用性外,还会关注品牌溢价。讲者认为,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但也要注意产品的普及范围和大众需求。同时,讲者也提到了一些国际大牌在技术含量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品牌营销获得高溢价的现象。最后,讲者认为,即使面临技术封锁,中国企业也在不断突破,展现出强大的力量。<br><br><strong>戴森品牌热度与市场变化</strong><br>讨论了戴森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热度变化。戴森最初凭借其专利技术和独特设计吸引了大量关注,但近年来热度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也在不断追赶,推出性能更好的产品,如电机转速达到16万转每分钟的国产电动牙刷。戴森的品牌价值与其技术优势有关,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其专利保护期即将到期,其他企业有望在技术上超越戴森。此外,戴森的定价策略也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应该走高端路线,有人则主张科技普惠。<br><br><strong>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外资企业和成熟企业在市场和技术方面的挑战,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同时,提到了华为等国内企业的崛起,以及消费者对于产品需求的改变。讲者认为,企业需要保持创业精神,不断学习和适应市场的变化。此外,讲者还谈到了戴森品牌和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对他的态度是既肯定又批评。<br><br><strong>戴森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与用户需求</strong><br>主要讲述了戴森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和用户需求。戴森品牌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中国固有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戴森产品如吸尘器、电风扇和吹风机等,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问题,如电风扇在空调普及后的市场定位。此外,戴森品牌在技术上的追求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如吸尘器转速的提升是否真的有必要。<br><br><strong>国货之光与戴森的比较</strong><br>讨论了国产电器品牌的发展,认为国产电器品牌在技术上并不落后于国外品牌,甚至可以在国外品牌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研发。以吹风机为例,虽然目前使用的是戴森的吹风机,但如果坏了,会考虑换国产的,因为国产的不仅性能好,而且性价比高。同时,认为品牌的核心不在于超越其他品牌,而在于满足顾客需求。最后,提到营销的逻辑本身并没有改变,关键在于产品和客户需求的对等。<br><br><strong>戴森生态与国货品牌的创新之路</strong><br>主要讲述了国货品牌如何满足客户的有效需求,以戴森吸尘器为例,国货品牌在解决戴森吸尘器的收纳问题、维修成本高以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卫生问题等方面做出了改进。同时,提到了软件上的技术差距对产品创新和销量的影响,强调了软件生态在产品发展中的重要性。最后,提到了国内品牌在解决用户需求方面取得的进展,如一体式吸尘器的设计,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br><br><strong>中国市场与产品迭代</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中国与英国在家庭电器购买和使用上的差异。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迭代速度快,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新产品,导致产品迭代速度加快。同时,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接受度较高,这使得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中国在AI领域的发展也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使得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br><br><strong>企业品牌出海的思考与选择</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企业发展的长期策略和市场选择。企业要提升自己,首先要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市场。同时,企业要有自信,敢于选择更长远、更复杂的事情去做。在市场竞争中,消费者会选择价格合适、质量好的产品,而不是盲目追求品牌溢价。此外,中美贸易战中,美国的行为被认为是愚蠢的,因为市场最终会用真实的效果来投票。<br><br><strong>戴森与机器人AI的未来展望</strong><br>讨论了中国和美国面临的情况,即虽然对手想方设法打压,但自己却能不断壮大。未来五年,机器人AI将成为满足所有需求的关键。戴森作为一个高端品牌,其成功并非因为高价,而是因为其产品的高品质。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仅关注品牌溢价,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专利护城河并不等同于安全壁垒,用户购买的永远不是专利,而是自己的体验。因此,企业在追求专利保护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将专利转化为商业价值。<br><br><strong>性价比与品牌效应的深度解析</strong><br>讨论了性价比在商业世界中的重要性。讲者认为,性价比是分情况的,如中信和诺基亚等公司,它们靠专利费就能赚钱,这是它们的壁垒。同时,讲者提到,在考虑性价比时,要考虑与谁相比,以及竞争对手的性价比。此外,讲者还强调了品牌效应的重要性,如爱马仕和LV等品牌,它们经过长时间积累才有现在的品牌效应。最后,讲者指出,商业世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根据市场环境和竞品程度来决定利润水平。<br><br><strong>高端产品与市场定位的选择</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高端产品与高价壁垒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选择高端市场或长尾客户是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市场判断和个人喜好做出的选择。中小企业也可以选择做高端产品,关键在于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时会考虑性价比,但有些奢侈品并不是因为价格便宜而受欢迎,而是为了维持特定阶层的身份。<br><br><strong>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与挑战</strong><br>讨论了市场营销中的定价策略和客户群体。讲者提到,企业需要准确了解自己的客户群,以及他们愿意为产品支付的成本。同时,讲者也提到了节目《胡讲八讲》的魅力,鼓励观众在节目中碰撞不同观点,互相学习。此外,主持人还提醒大家关注节目留言、点赞和提意见,并在一周年时留下想听的主题。最后,主持人还介绍了知乎频道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订阅。</p>
April 22, 2025
<p>在这一期播客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京东与美团之间的外卖大战,聚焦于刘强东的复出与营销策略。刘强东以“打不死的小强”形象再度吸引公众目光,尤其是在他亲自配送外卖之后,相关话题阅读量迅速飙升。我们讨论了外卖市场的现状与竞争,分析了京东如何通过社保等措施吸引骑手,以及美团在此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强哥的公关手法和个人形象塑造也成为了热议焦点,引发了对未来市场走向的思考。</p><p>【联系我们】绿泡泡:xuetielin(注明:胡讲八讲。进入听友群)</p><figure><img src="https://image.xyzcdn.net/FvNLkLsQeN8egTK6nZcVc9uXWTvr.png"/></figure><p><strong>【时间线】</strong></p><p>00:02:01: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从籍籍无名到中国顶级富豪的逆袭之路!<br>00:05:37:京东外卖:挑战美团的时刻已经来临<br>00:11:13:揭秘美团:投资、大数据与外卖业务的生态系统<br>00:16:52:刘强东的事业布局与江湖道义:探讨京东的未来前景<br>00:22:26:京东的属性与社会责任:重新定义大哥的角色<br>00:28:08:外卖市场潜力巨大,竞争激烈,信任与利润的博弈游戏!<br>00:33:47:他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一个真实可靠的消费者之声<br>00:39:24:霸道总裁变身亲民草根,刘强东成功背后的底层拼搏<br>00:45:03:拼多多与京东:消费者购买选择的对比与思考<br>00:50:40:京东:价格实惠、送货速度快,购物体验优越!<br>00:56:20:京东的成功之道:线上商场的崛起与用户信赖的建立。<br>01:01:57:找寻熟悉的理发师:为何简单真实的理发服务更受欢迎?</p><p><strong>【摘要】</strong></p><p><strong>刘强东与美团外卖大战的舆论走向</strong><br>最近,刘强东又火了起来,这次是与美团的外卖大战。刘强东在京东的基地回归老家宿迁,后来又在美国被拍。最近刘强东的脸盲事件也引起了关注。尽管刘强东这一轮的公关营销运用短视频非常好,但最近他的一轮轮负面消息仍然不断。在美团和京东的大战中,两家公司股价双双下跌。刘强东送外卖的视频在各个平台24小时播放量突破了两亿次,其中话题阅读量累计达到四亿,讨论度超过200万次。但其中34%的讨论聚焦在刘强东这个人身上,26%的讨论关注外卖员的生存现状,19%的讨论直接关注京东的外卖业务。<br> <br> <strong>京东与美团外卖市场的竞争与挑战</strong><br>讲者认为京东应该分走外卖市场的一部分份额,以打破美团一家独大的局面。美团闪购作为一种即时零售业务,可以让消费者即买即得,满足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的需求。讲者提到美团的投资布局,包括摩拜、蜜雪冰城等,认为美团通过大数据支撑,对外卖市场有深入的了解。总之,讲者认为美团在发展外卖业务的同时,也在布局即时零售市场。<br> <br> <strong>京东与美团社保政策差异</strong><br>讨论了京东为外卖骑手上社保的事情,认为这是一件有利于社会的事情。同时提到了美团也做过类似的事情,2022年在人社部指导下,为新职业形态就业伤害保障进行了试点工作,出资14亿在七个试点省市启动了就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但讲者认为这两者不能划等号,因为社保和就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是不同的。此外,讲者还提到了京东和美团在业务上的竞争,认为美团抢京东的蛋糕不能算完全抢,因为企业总要扩大。最后,讲者对刘强东的人设表示怀疑,不知道他之后会怎么运作他的方向和故事。<br> <br> <strong>京东市场运营与刘强东人设分析</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京东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和刘强东的人设。讲者认为,刘强东在京东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寻找自己在现阶段的定位,从强总到强哥,再到大强子,不断地调整自己。同时,讲者也提到了京东快递小哥的退休问题,认为京东应该更加关注这些员工的福利。此外,讲者还对比了刘强东和王兴,认为刘强东更懂得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br> <br> <strong>企业洗白与社会责任担当</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霸总时期的定位、洗白与招黑之间的关系,以及京东在快递小哥社保和安居乐业方面的努力。讲者认为,霸总的定位需要时间去平衡和验证,因为当大哥的成本很高,需要包容和带领团队。京东在快递小哥社保方面的努力,虽然不如AI等光鲜亮丽的事业,但也是社会安定的一部分。然而,京东自营的信任度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降低,如退货退款流程等。因此,如何在矛盾中寻求解决方案,搭建自己的队伍,是外卖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br> <br> <strong>京东与美团市场竞争与挑战</strong><br>认为京东与美团之间的竞争是一场挑战,市场对此并不看好。美团作为上市公司,有能力去挑战京东,但市场更关注的是如何开发巨大的增长量。同时,讲者对美团表示不信任,认为其利润并非200%分之三,而是更高。此外,讲者认为刘强东在挑战美团这件事上是大快人心的,尽管他有一些负面评价,但从IP角度来看,刘强东还是具有一定的信服力。<br> <br> <strong>刘强东的正面性与消费者视角</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对刘强东的看法,认为他从一个负面的个人IP逐渐转变为一个为人民发声、为人民考虑的公众人物。同时,讲者也分享了自己在地铁里使用京东外卖的经历,认为京东外卖速度快、价格低。此外,讲者还提到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不同心态,包括作为普通消费者和作为普通信息接收者的角色。最后,讲者强调了培养自己调查能力的重要性,认为现在财报也不是真相,需要自己去寻找真相。<br> <br> <strong>刘强东IP营销与个人形象塑造</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刘强东在短视频领域的表现,认为他的IP形象讨喜,且相较于以前的IP有所提升。同时,刘强东在营销方面也有所学习,从雷军身上吸取经验。他认为刘强东的出身和成长经历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好感,让人觉得他亲切可信。此外,刘强东在短视频中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如陪伴快递小哥、吃海底捞等,这也是他在营销策略上的一种尝试。<br> <br> <strong>社会需要真实与谦逊的人设</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对当前社会上某些霸道总裁式人物的看法,认为他们过于嚣张跋扈,甚至有些卖乖。同时,讲者也提到了雷军和刘强东这两位企业家,认为雷军的谦逊和低调值得刘强东学习。此外,讲者还分享了自己在购买商品时的经历,从最初的拼多多到后来的淘宝,最后又回到京东,认为京东在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做得更好。<br> <br> <strong>京东与拼多多信任度比较与选择</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对京东和拼多多的信任度以及对付费IP的看法。讲者认为京东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平台,尽管曾在美国事件中出现问题,但仍然相信京东会为客户服务。而拼多多则让讲者毫无信任感,因为其无耻的裂变游戏。讲者表示自己会为体验付费,但不会为IP付费。京东的优势在于价格战、送货速度快以及退货免费等体验感。但如果搬到包邮地区,可能会使用阿里的产品。总之,讲者认为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决定了其做事的品质。<br> <br> <strong>京东与顺丰快递服务体验与品牌印象</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京东快递与顺丰快递的区别,以及京东快递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京东快递会主动联系消费者,提供上门送货服务,而顺丰快递则不会。讲者认为京东快递在服务档次上更高,尤其是在贵重物品的配送上。此外,讲者还提到了京东快递在建立品牌形象方面的努力,如解决中关村电脑市场的乱象,以及快递小哥的个人形象对消费者品牌好感的影响。总之,讲者认为京东快递在服务和品牌形象方面都优于其他快递公司。<br> <br> <strong>京东与美团的市场竞争与反思</strong><br>这段内容讲述了讲者在过去两年里经历的京东自营事件,以及现在对京东的态度。讲者表示,现在在选择购物平台时会有所考虑,不再盲目相信某个品牌。京东在电商领域并非垄断,甚至可能比淘宝还大。但在外卖领域,美团已经成为独大。讲者认为,美团在外卖方面的规范度和管理度都不错,但为什么大家还是愿意选择京东。讲者建议王兴反思一下为什么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佳,虽然他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但确实还有改进空间。<br> <br> <strong>对垄断行为的反思与期待</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对于垄断现象的不满,认为市场上应该百花齐放,而不是由一家公司主导。讲者提到美团、滴滴等公司通过各种优惠活动吸引用户,但同时也强制用户办卡消费,这种做法让消费者感到不舒服。讲者认为,作为服务平台,公司应该收取合理的费用,而不是通过各种手段剥削用户。此外,讲者还提到了公司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例如滴滴将中国数据提供给美国,美团逼迫商家合作等。总之,讲者对于当前市场上的垄断现象表示担忧,并希望看到更多公平竞争的企业。<br> <br> <strong>美团与高德地图打车服务对比</strong><br>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与刘强东的形象对比,以及美团和高德地图在打车服务上的差异。讲者认为美团在高德地图的竞争下没有做起来,而高德地图的打车服务更加便捷,如滴滴打车需要等待五分钟,而高德地图可以立刻派车。讲者认为这种竞争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益的,但也担心大数据被过度利用。最后,讲者提醒大家关注粉丝群,为纪念一周年,将在5月10号举办活动收集大家的问题和建议。</p>
Pod Engine is not affiliated with, endorsed by, or officially connected with any of the podcasts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We operate independently as a podcast discovery and analytics service.
All podcast artwork, thumbnails, and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age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and are protected by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This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podcast cover art, episode artwork, show descriptions, episode titles, transcripts, audio snippets, and any other content originating from the podcast creators or their licensors.
We display this content under fair use principles and/or implied license for the purpose of podcast discovery, information, and commentary. We make no claim of ownership over any podcast content, artwork, or related materials shown on this platform. All trademarks, service marks, and trade name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While we strive to ensure all content usage is properly authorized, if you are a rights holder and believe your content is being used inappropriately or without proper authorization, please contact us immediately at [email protected] for prompt review and appropriate action, which may include content removal or proper attribution.
By accessing and using this platform, you acknowledge and agree to respect all applicable copyright law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content owners. Any unauthorized reproduction, distribution, or commercial use of the content displayed on this platform is strictly prohibited.